网站首页行业博览学术期刊学术论文文献帐号职称政策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云文 > 教育论文

典故词语在中学语文中的教学价值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5-22

要】典故词语不仅是中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也是学习汉语言文字、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资源。但当前典故词语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如教材中未将典故词语列为一个专题来介绍,教师对典故词语的教学支离破碎,学生对典故词语的学习重视度不够,并且在已出版和发表的有关典故词语的论著中,对典故词语教学鲜有论述。因此有必要探索典故词语在中学语文中的教学价值,从而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典故词语的重要性,付诸教学和学习的行动中,进而有意识地学习和积累典故词语。

【关键词】中学语文,典故词语,教学价值

典故词语是在用典的过程中,把原本的故事或诗文压缩成简单凝炼的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即历代文人利用古代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所创造的新词,是特定时代所流行的经典文化的产物”。典故词语依托于语言文化背景而成,有文化和语言两方面的丰富信息,即从文化视角关注时是一种文化现象,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从语言视角关注时是一种语言现象,是汉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

一、典故词语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

典故词语灿若群星,不仅数量庞大,来源也极其广泛,包括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还有俚语、俗语、谚语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教学、艺术、历史、宗教、哲学等各个方面,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更包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因此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可以从典故词语开始。

(一)记录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一般来说,典故词语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生活中,用最简洁的语言形象准确地记录着历史,是最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来源。比如“三足鼎分”,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曰:‘……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面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鼎有三足,分势而立,古人用来指三雄对峙的局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曰:‘……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文中引用“三足鼎分”表示当时魏、蜀、吴已形成三足鼎立。再如“问鼎”出自《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在周朝的时候,九鼎是传国之宝,权力的象征,东周时楚国势力强大,楚庄王问鼎的大小、轻重,可见当时楚国有觊觎周室的野心。

此外,“窃符救赵”“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完璧归赵”“胡服骑射”等典故词语中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我们可以从这些典故词语中了解相关历史。

(二)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方式

古人用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文化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改变或消失,但一些生活方式可以通过保留下来的典故词语得到清晰的折射。比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出自《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我们从中可了解上古人民淳朴的生活方式。再比如“声色犬马”出自苏辙《历代论·汉昭帝》:“小人先之,悦之以声色犬马,纵之以驰骋田猎,侈之以宫室器服,志气已乱。”从中可了解旧时统治阶级糜烂淫乐的生活方式。此外,和衣食相关的文化典故词语亦有很多。如“珠履客”“青布袍”反映了在封建社会不同阶级穿着的不同;“茹毛饮血”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喝动物的血,吃带毛的动物。此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一部分人的饮食观。再比如“蓬门筚户”“青梅竹马”“火树银花”“三瓦两舍”等。通过这类典故词语可以穿越历史了解当时人们的居住、婚姻、节庆、娱乐等等情况。

(三)蕴含了伟大的汉民族精神

典故词语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典故词语可以了解并继承我们汉民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文化,帮助学生培植人文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及其爱国情怀,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比如“天下为公”“赤子之心”体现了中华儿女能以天下为己任、爱国爱民的豪情壮志;荆轲奉燕太子丹的命令刺杀秦王的“图穷匕见”,赵国蔺相如的“怒发冲冠”“士为知己者死”体现燕赵慷慨悲歌之士不畏强暴、侠肝义胆的民族精神;“按兵不动”“出奇制胜”“围魏救赵”展现了军事家杰出的才能与风采;“破釜沉舟”“不让肉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自强不息、发愤图强的可贵品质;“利害唯己,谁贵谁贱”“唇亡齿寒”“一枕黄粱”等体现了先人的辨证智慧;还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体现规谏劝诫,对后人的行为有约束作用;“孟母断机”“孟母迁邻”“凿壁借光”等体现了古代重视教育的思想;“戏彩娱亲”“负米养亲”“程婴救孤”体现了古代重视孝悌忠信的文化。以上这些典故词语折射出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风貌和品格气质,有助于中学生了解汉民族精神文化,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审美能力。

二、典故词语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媒介

据统计,《中国典故大辞典》所收录的词目多达32000多条,《汉语典故大词典》共收词目8500余条,这些数量庞大的典故词语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为汉语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熟知足够的典故词语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技能与文学理解能力,对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一)有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所涉及的读音、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等在一些典故性成语中均有体现,这些典故词语就是语言的“活化石”。比如“图穷匕见”中的“见”读“xiàn,不读“jiàn”,古今读音不同;“兵不血刃”中的“兵”指“兵器”,不是我们今天意义的“兵”。典故词语还有很多词类活用,如“南辕北辙”中的“南”和“北”在此用作使动用法,译为“使辕向南”“使辙向北”。在特殊句法方面,典故词语还有宾语前置的文言特殊用法,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介词结构后置如“业精于勤”,被动句如“贻笑大方”等等。因此把握好典故词语有助于更好理解文言文。此外,在文言文中把握好典故词语还有助于更深层次理解作者的感情,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王茂兴在文章《<归去来兮辞>教学之我见》中从文中典故入手来解读陶渊明形象,并提出“对典故的深入理解,将是读者真正走入陶渊明心中的一把钥匙、一条捷径”。所以只有深入理解文中的典故词语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

(二)有利于书面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中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注重技巧的钻研和布局谋篇,但仔细阅读他们的作品,会明显感觉到缺乏文化底蕴。而典故词语有丰富的文化联想义,在语言表达方面达到了高超的境界,既简洁、高雅,又能精确表达思想,美化语言,恰恰弥补了中学生这方面的不足。比如,《红楼梦》中“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东施效颦”比喻强学美好,结果适得其反闹出笑话,此处通过一个典故词语,寥寥数字就把要表达的意思交代清楚了,经济简练。再如“阿戎”,文征明有诗《访王秉之不遇,为其子延望留饮》:“偶来何必逢安道,一笑还欣对阿戎。”“阿戎”用为称美男童,引用此典故词语表达,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这两个例子如果把“东施效颦”直接说成想学美好学不好却闹出笑话,“阿戎”换成“朋友的儿子”或“朋友聪慧的儿子”之类,先不说语言表达的是不是准确,从语言的风格和文采方面就会大为逊色。同时典故词语也是重要的修辞方式,运用典故词语可以有比喻、夸张、对偶等的修辞效果,使得文章或说话浅显易懂,妙趣横生。如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胆大如斗”“学富五车”来表现夸张,用“冰肌玉骨”“冰魂雪魄”等作比喻,用“孟光”“阿斗”作指代,用“百闻不如一见”“唇亡齿寒”等来说明道理等等。在写作和口语交际中正确运用典故词语会使表达更加清楚形象。

(三)有利于文学常识的积累

追根溯源可以发现典故词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而文学常识积累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梨园弟子”原是唐玄宗喜爱音乐,在梨园训练大批乐工,成为“皇帝梨园弟子”,后来泛指歌舞戏曲艺人;“杏林”的来源是董奉为人治病不收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来“杏林”指代医界;再比如“青鸟”一词,青鸟原是神话传说中西王母传递信息的使者,后代文人用青鸟比作传书的信使等等。由此可见,典故词语中蕴含着很多文学常识,通过了解这些典故词语,可以积累文学常识,进而提高语文素养。由以上可以看出,典故词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决不能等闲视之,只有认识到典故词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和积累,从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运用中国古典诗词对促进当今中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应铎2005《中国典故大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田启群2007《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3.吴金华2008《略说古汉语复音词中的典故词》,《语言研究》第1期。

4.辛夷2009《汉语典故大辞典》,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本文摘自《文理导航》杂志。



上一篇文章: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探究

下一篇文章: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云投稿学术期刊学术论文

云投稿中心——中文期刊展示网站

Copyright @ 2022 Corporation云投稿, All Rights Reserved | Belongs:云投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