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行业博览学术期刊学术论文文献帐号职称政策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云文 > 教育论文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探索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3-25

摘要:在创新创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系列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创新思维培育、创业意识建立、学术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培养任务,同时需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创新创业推出通道,实现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培育。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平台,发展模式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到十九大提出的“创新驱动,领跑世界”,我国的创新创业步伐越发的快速且坚实。在创新创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系列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来说,应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大学的重大机遇,全面加以推进。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科技人员的骨干中坚作用,又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要把科技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融合起来,既要“顶天”,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又要“立地”,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正与当今高校发展理念不谋而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讲,推动创新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创新,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创业创新基因。基于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必须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发挥并整合高校现有的资源,寻求最佳的路径以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高效融合。

与传统课程式为主的人才培养方式不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集成多方的资源,融合基础知识、实验实践、科研研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及退出通道等综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思维培育、创业意识建立、学术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培养任务,同时需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创新创业退出通道,实现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培育。

 研究生创新创业平台中的资源集成

在研究生创新创业平台培育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整合各种资源。一部分是内部资源:学科及专业层面的课程、教师资源、实验实训等,学校层面的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科研中心;另一部分是来自社会的外部资源:作为实习实训基地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及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

(一) 资源平台的集成

1.二级学院的资源平台整合。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的二级学院,应依托于所在学院的学科及专业优势,通过整合学院的师资队伍、科研机构、实验室、创新孵化中心的基地、实习基地等资源,成为学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的子平台;

2.在校级层面,则将各二级学院所搭建的资源平台,进行矩阵式的集成,通过集成子平台,而形成系统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与学校的创新创业中心实现对接,实现本科与研究生的资源平台的融合发展。

3.对外资源的集成,承接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平台、实训基地、相关企业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项目,对接与之匹配的社会平台,同时根据项目进展的阶段,对接与之匹配的相关企业。

(二) 资源平台的作用

资源集成下的研究生创新创业平台,在实现人才培养作用的同时,还会促进学校和学院的发展。研究生创新创业平台可以服务于所在学院的人才平台,提供实践实训机会;可以为整个学校的创新创业服务,实现整个学校的创业创业工作的联动;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以推动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发展;服务于所在地区,储备人才,服务地方。

 实现“资源平台”承接“退出路径”的运行机制

(一) 资源平台的搭建

1.资源平台的搭建

资源的整合需要平台来实现,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就要搭建这样的平台,完成资源的整合。平台搭建成为“内部资源整合”“外部资源统筹”,以及“退出通道顺畅”相融合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实现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培养。

2.实现所在地区的资源共享

平台建设立足于本省,协同省内其他高校,共同建立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平台旨在推动所在地区的研究生的创新创业发展,为研究生提供学术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培育的成长平台,其可覆盖创新实践及学术研究两个方面,以推动省内高校间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省内研究生创新与学术能力的全面提升,以提高研究生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实现所属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学术创新平台搭建

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发展都要依托于所在学科的各个高校的共同努力而实现,所在学科的各兄弟院校之间,在科研、教学领域都有着多重合作。相同的学科和专业背景下,在创新创业领域,会有很多的发展共性。基于此,可以成立相关专业的学科和专业的创新共享和交流平台,在其所属领域中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二) 退出路径的建立

创新和创业是两个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互补和替代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灵魂,而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但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创业项目的落地及创新成果的转化,都是非常难于实现的。很大程度来源于退出路径的限制,因此搭建成熟的退出路径,是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能够落地的关键,也是研究生创新创业平台所必须具备的功能。

平台采用定向孕育模式与层级孵化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搭建平台的创新创业项目退出路径。定向孕育模式,是指在项目的推进过程,甚至于是初始期,已经承接了后续的退出事宜,或是对接收购企业,或是与企业签订共同培育合同,或是以建立公司的方式推向市场;层次孵化模式,是指跟踪项目的各个发展阶段,承接不同的平台进行孵化,比如实训基地、众创空间等,或是在项目的成熟期,实现与企业的顺利对接,实现全过程的孵化。

 运行成效及保障措施

(一) 运行成效

研究生创新创业平台可以在多维度实现研究生培养的成效:引导研究生创新及学术思维;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和科研意识;培育研究生创新和科研的能力;提供孕育创新实践项目的环境;出产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专业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科研学术奖项。

(二) 保障措施

1.紧密结合实践的探索性研究。理论层面所形成的模式可以在实践层面得到相应的检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的结果对模式进行优化,同时可以将最新、最优化的方式指导实践。

2.打造“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现“课程知识—实验实训—校内基地初级孵化—校外基地升级孵化—退出路径开拓”多层次的立体化的全过程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3.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融合与互动。开拓“校内孵化基地—校外众创空间”的创业路径、打造“校内定向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对接”的人才供给模式、构建“学术研究—实践指导”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实现学术创新、项目创业、创新实践等多维度的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建生.创业文化与中国大学的时代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0(06):22-26.

[2]张宝君.“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与应对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01):33-39.

[3]肖怡.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2012(05):106-107.

[4]田卫华,孟祥斌.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89):1-2.

本文摘自《文理导航》杂志。



上一篇文章: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研究

下一篇文章:幼儿园小班入园焦虑的代际影响和对应策略的研究


云投稿学术期刊学术论文

云投稿中心——中文期刊展示网站

Copyright @ 2022 Corporation云投稿, All Rights Reserved | Belongs:云投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