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行业博览学术期刊学术论文文献帐号职称政策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云文 > 教育论文

“ 互联网 +”背景下的民族预科语文教育探究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4-22

摘要:民族预科语文教育是民族预科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传承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民族预科语文教育教学一直以来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教学方式。新世纪以来,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产品成为青年学子的掌上必备用品,成为00后一代人的主要生活和娱乐方式。尤其是无线网络的极大覆盖,让“互联网+”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向更好的方向变革。本文从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来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民族预科,语文教育,互联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新世纪初的拓荒到近二十年的不断完善,互联网技术已经日趋成熟,而伴随着的是关于互联网的认知和探索也由最初单纯的好奇变得越来越理性化,其功能也由最初的娱乐和基础办公逐渐趋于多元化。“互联网+”理论的提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达到资源共享目的的现代信息化理念和手段。虽然这一概念最早主要是从电子商务的角度出发,但是经过不断延伸和拓展,它的覆盖范围已经渗透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互联网+”教育也就成为了可能。面对这一新兴理念,作为传统的课程教育,民族预科语文教育教学思维和方法的转变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共享理念下预科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互联网诞生的初衷就是对信息的快速传播与获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信息的无偿或有偿的分享与交换。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后,网络所具备的共享特征日益突出。十八大以来,共享发展理念在经济范畴上升到国家宏观政策的高度,共享理念也深入人心,各种共享事物和模式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就给当下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就民族预科语文教育教学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平行教育资源的共享。众所周知,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民族预科教育很大程度上依托各个招生院校,地域分布较为分散,加之师资配备不同和学科差异,全国范围内的预科教育缺乏沟通和交流,发展不均衡,且很难形成合力。因此,加强各个高校预科教育的资源共享就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路径。“互联网+”可以让一名教师或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实现跨地区、跨院校、跨时间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流。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减少很多同类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缩小不同地区间预科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二是预科和本科之间的教育成果和资源共享。预科教育最终是为本科教育做准备的,与本科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现实中,这两者之间往往是完全脱离的,这就极大削弱了预科教育的存在价值。鉴于此,可以在有条件的高校逐步实施预科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对接。例如相关科目课程的统筹规划等。

二、预科语文习得属性的机遇与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凡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都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阅读原典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去图书馆查找和翻阅古旧资料是这一类科目的基本功。在电子设备逐渐普及的年代,互联网在线互通的娱乐功能已经深入人心,丰富的图文阅读让传统的纸质文献阅读相形见“绌”。当“互联网+教育”时代来临,预科语文教育教学如何适应和改变才能既保持学科的文化属性,还能跟上时代潮流。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第一,要明确课程的本质特征和功能定位。与大部分人文学科一样,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除了需要教授学生特定的语言文学知识,还起到陶冶情感、培养人文情怀的作用。预科语文也是如此,不仅需要培养民族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健全的人格。简言之,课程本质功能决定了预科语文课程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使命。而不论是纸媒阅读,还是图文阅读,乃至在线阅读,相比之下仅仅是方式方法的更新换代而已,并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代替课程本身的文化内涵和习得路径。电子设备和互联网的学习模式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势必会被贴上娱乐化的标签,相信这一方式普及之后,会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第二,合理利用“互联网+”,将挑战化为机遇。互联网等电子化路径和预科语文教育等课程的习得规律并非完全不能相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资源的开发,两者能够形成一定的优势互补。比如应运而生的学术资源库和电子书,已经显现了电子化趋势和互联网的优势所在。原本只有孤本的文化典籍,或者只有某一图书收藏机构才有的稀缺文本资源,制作成电子资源之后就可以无限复制,被更多人所阅读和收藏,极大地扩展了语文类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共享空间。在教学体系中,为青年一代所执迷的电子阅读方式与丰富的教学资源相结合,为新时代的预科语文教学插上了翅膀。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理念的更新必须配合以行动上的实践,在“互联网+”时代,预科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充分运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学习路径的不同和知识获取的来源不同,教师凭借专业的眼光能够在海量的书籍资料中很快获取课程所需的各种资料,而学生则不然。尽管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都会热心教授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和途径,但是收效甚微。在“互联网+”的时代,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变。微信读书、喜马拉雅听书等网络终端软件的大力开发,使原有的纸质阅读方式逐渐被电子阅读方式所取代,师生学习来源从传统方式逐渐向电子化方式演变。在对现代化阅读手段的掌握上,大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逊色于热衷于电子设备的00后青年学子。因此,课堂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教育的方式也应该随着发生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主动学习,并在课堂上分享所学,应该是今后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学习,与时俱进,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兴软件上主动学习,从课堂上的单纯讲授者转变为一个引领者和组织者。

教学形式多样化。手段和途径的多样化其实是现代信息技术带给现实生活的最大红利。就预科语文教学而言,日益完善的各种“互联网+”教育平台为预科语文教育,乃至所有大学语文教育提供了无限可能。甚至有人提出“在微信上建学校”,虽然有语言艺术的比喻意义,但确实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极大应用。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学习,尽可能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使教学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就目前的“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探索现状而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一条值得推广的路径。所谓“线上线下”即OnlinetoOffline,意指从线上到线下,“又称离线商务模式,指线上营销和购买带动线下经营和消费”,最早产生于电商界,后应用于教育行业。在教育行业,过程恰恰相反,即由传统的现场教学向现场和网上教学相结合,改变以往预习、讲授、复习的思维,由学生自学到教师引导再到总结学习。学生可以提前通过网络资源平台,就课程中的内容寻找相关网络课程提前学习,在具备了一定学习基础后,提出自己的设想和疑问,在课堂上共同讨论,教师引导,最终获得真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自己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录制下来提前分享给学生,同样达到了促使学生自学的目的。这样学生与老师之间依然保持可视化交流,但打破了时空局限,让学习变得更加自如灵活。诸如此类的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如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慕课等,都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成果,值得所有预科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借鉴。

总之,“互联网+”技术为人类生活开启了网络时代的新阶段,为高等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新思路,也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民族预科语文教育也应该因时而变,更新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让这一课程发挥更大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晨、刘男2015《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

2.李亚青、张国磊、夏鑫2016《“互联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倪俊杰2016《在微信上建学校》,重庆大学出版社。

3.平和光、杜亚丽2016《“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现代教育管理》第1期。

本文摘自《文理导航》杂志。



上一篇文章: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文章: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问点”的选择


云投稿学术期刊学术论文

云投稿中心——中文期刊展示网站

Copyright @ 2022 Corporation云投稿, All Rights Reserved | Belongs:云投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