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行业博览学术期刊学术论文文献帐号职称政策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云文 > 教育论文

校园乐跑 APP 在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2-12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湖北科技学院步道乐跑APP为例,对湖北科技学院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评价模式改革进行研究。调查发现湖北科技学院的学生体育运动意识较弱,体育锻炼习惯较差,终身体育思想有待加强。分析认为在健康促进视域下,引进校园步道乐跑APP软件,将过程评价、奖励性评价融入课堂评价中,构建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评价模式,能加强大学生课后锻炼的监管力度,有利于落实教育部关于“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外锻炼和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建议在具体实践上还应深入调研,实行人性化管理,力争做到评价内容上的全面化,评价方法上的多样化,评价主体上的多元化。这对促进大学体育成绩的多元化评价,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步道乐跑,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

健康的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增强体质健康就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储备“健康人力资本”。因此,体质健康状况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党和国家非常关心和重视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原国家教委、原国家体委等有关部门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并于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2014年重新修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学生的健康观念和体育锻炼意识都有显著提高。然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据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持续下降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耐力素质、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下降明显[2]。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参与课后体育锻炼的监督和考核力度不够。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健康促进的视角出发,改进大学体育成绩评定方法,实行将体育课堂、运动竞赛及课后锻炼融为一体的多元化的评定方案,激励大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是当前大学体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大学体育课程评价模式改革现状分析

(一) 国外大学体育课程评价模式

当今,许多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大学生的体质问题,把体育课程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目标,培养出能适应当今时代的人才。因此,国外许多大学正在对体育课程的评价模式进行改革。如澳大利亚,学生不仅要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了解关于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营养学知识。又如美国,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有明确的规定,大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可低于2小时,学校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的灌输。再如国外许多高校里开设有多种运动俱乐部,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这些俱乐部来进行运动锻炼。这些高校对学生体育锻炼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它们认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自由的、无强制性规定的,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息情况来设定自己的运动时间表,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终身体育意识。国外高校对学生的体育评价方法也是多元化的,它们一般采用等级划的方式来评价,共五个档次,分别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和不及格。国外高校对学生成绩考核的内容相对灵活,它们不是把重点都放在学生的运动能力、技术能力上,而是以学生平时的表现来定。

(二) 国内著名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模式现状

自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我国各大高校开始对大学体育的评价模式进行大规模改革,在这次大规模的改革中成果非常显著,促使我国出现多种形式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模式,就比如清华大学,它们的体育课程模式为“三自主”模式,指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老师、自主选择上课的时间,再利用“分层”的方式来解决每位学生在体育水平上的差异。北京体育大学则是采用“完全开放式”教学,既是指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学校的体育课则是以完全开放的形式上课。长城旅游学校采用是拓展体育教学模式,它们学校是根据学生的职业,把体育与职业相挂钩。深圳大学采用“俱乐部模式”,并运用“三互动”的方法,即“课内与课外互动”“课堂与网络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利用各种类别的俱乐部来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福建师范大学采取的是“主副项制”课程模式,主要突出其示范性。南京理工大学采用的是“健康为本、重在健身”课程模式,主要是课内外一体化的形式。上海交通大学采用的是“立足需求、构建整体、立体运作”课程模式,其特点主要是开放、体育社会化。综上所述,体质健康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健康促进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各国政府积极努力,力求找到提高国民体质,保持国民健康的方法。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着高端的科学技术,他们肩负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良好的健康的体质是各种工作和能力的载体,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意义重大。目前高校体育的课程内容越来越多样化,虽然体育课程评价模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最终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体育健康,在教学中贯彻了全心育人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个体的自由发展,让学生在大学体育学习中能自由选择、自主学习,能更好地发展学生个性和体质。从大学体育改革趋势来看,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外锻炼,增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和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为此,必须加大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力度,激励大学生主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评价与校园乐跑APP的引进

(一) 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实施的现实困境

当前高校大学体育的评价主要集中四大模块:一是课堂考试成绩的认定。为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一至两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高校大学体育课程都采用分项目上课,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学校师资开设不同的运动项目,技能考核的方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值得肯定的是可以通过专项考试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二是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包括体育课的出勤率情况、学生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情况,较少涉及课外锻炼情况,该模块绝大多数都以上课出勤率为主要考核指标。三是基本身体素质的考核。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目前很多高校结合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将耐力、力量、速度素质的测试列入大学体育考核的范畴,如男生1000/女生800米、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男生100/女生50米等,这些素质测试虽然不是专项课得主要内容,但作为学生的基本素质被选取几项作为必考内容。四是体育基本理论考核,包括体育概论、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营养及运动医学等理论知识。从上述考核模块和内容来看,对大学生体育课堂的考核核评价已经比较完善了,既有体育理论知识和所学内容(选项)的考核,促进体育基本知识和专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也有学习态度和运动习惯(平时成绩)的促成,同时也对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考核做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出勤率和学习态度“强制”大学生上好体育课,通过专项学习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但这种评价模式主要局限于体育课堂(普通本科生144学时)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身体素质起主要作用的课外体育锻炼。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锻炼习惯的养成主要源于课外,尤其是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对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塑造学生的优秀人格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教育部做出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可见,将学生课外锻炼的情况作为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之一纳入大学体育成绩的评定势在必行。但由于学生课外锻炼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运动场所和运动时间的不固定性,导致监督和考核困难,如何有效监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并做出合理评价则是大学体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 校园乐跑APP引进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迈向数字化新时代。数字智能被陆续引入课堂,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3]。在此背景下,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为积极响应国家推进课外体育信息化工作,深入贯彻执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精神,加大学生课外锻炼的监管力度,采用定向越野定点打卡模式将学生户外跑步运动轨迹及用时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学生手机记录跑步的距离和步数,并上传到学生课外运动信息监测系统,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绩进行关联,成功开发出校园步道乐跑APP

校园步道乐跑APP软件的开发和运用,对改进大学体育单一的课堂评价模式,推进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校园步道乐跑APP的运用,加强大学生课后体育锻炼的监管力度,将在校大学生推向运动场,促进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使教育部关于“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落到实处,有利于开创学校体育工作;二是从教学实践上改进了大学体育单一的课堂评价模式,将学生课后锻炼情况纳入体育成绩的评定中,加快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进程,促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三是将过程评价、奖励性评价融入课堂评价中,促进大学体育成绩的多元化评价模式,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合理,不仅丰富了大学课余生活,还有利于激励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体育真正回归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使体育生活化成为大学生的必需。

 校园乐跑APP在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中的应用

(一) 校园乐跑APP软件介绍

校园步道乐跑APP是一款专业的在线跑步平台,它是基于GPS和传感器技术,将户外活动路线设置成若干个点,每次开始运动前都随机指定活动路线,通过运动点的匹配监测运动轨迹,精准记录运动轨迹、里程、配速、步数等运动数据,自动统计分段里程的配速信息[4],根据里程数和配速控制运动强度,根据步数信息防止借用其他交通工具作弊,能直观展现学生运动全过程,这种借助不同采集点来指向运动落线的打卡跑步模式,既有校园定向越野式的运动趣味性,又能促进学生户外运动,达到热爱校园生活的跑步健身功能。可见,校园步道乐跑APP软件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后台轨迹、步数等数据进行自动分析的一款校园智能软件[5]

(二) 校园乐跑APP在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中的应用

目前,针对当代大学生耐力素质持续下降的趋势,很多高校引进的这款软件,旨在增强学生课外跑步锻炼,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要求在校大学生每学期参加校园步道乐跑不少于50次,每次男生不少于2千米,女生不少于1.6千米,配速39分钟,每学期男生累计跑步100千米以上,女生80千米以上。通过校园步道乐跑APP软件的运用,将课外体育锻炼情况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学校体委、学工处和教务处的共同努力下,推行了课外乐跑运动,校园步道乐跑APP得到在校学生广泛运用,学生耐力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中男生1000/女生800米成绩明显提高;二是校园乐跑运动作为一项新型健身软件,借用现代信息技术绑定智能手机,使学生得户外活动变得自由和灵活,既是完成任务,又促进了身体锻炼,而且锻炼的时间和地点较为灵活,得到学生高度认同,激发了学生课外锻炼的热情;三是完善了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校园步道乐跑APP将学生课外跑步锻炼情况纳入评价体系中,对课外锻炼实行了有效的督促和监管,落实了教育部关于“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

(三) 校园乐跑APP的不足与展望 

校园步道乐跑APP是一款有效监控校园乐跑的软件,对路线的设定、步数的控制以及跑步的速度都可以做出智能设置,是新开发的比较理想的监控软件,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对不按既定路线、规定配速跑步的其他课外锻炼方式(如球类、操类、武术类等运动)不能做出有效地判定,对锻炼质量(量和强度)和态度(作弊行为)也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因此,为有效地促进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评价改革,急需开发一款可以全面评价课外体育锻炼的智能软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课外锻炼划分成不同的模块,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监测呼吸量、心率等变化,将课外锻炼全面纳入体育成绩考核中,将强制体育转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建立体育生活化的生活方式,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薛培育.长三角地区某大学新生体质测试数据分析[J].运动精品,201938(05)62-63.

[2]刘远海,左婷婷,朱小云,等.健康促进视域下高校体育第二课堂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02)85-88.

[3]张忠达,刘艳萍.网络环境下中职信息化教学新探[J].教育现代化,20196(50)283-284.

[4]谢文龙.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分析及内容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

[5]曹向向,曹伟.对大学生校园步道乐跑app锻炼动机的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6)65-66+47.

本文摘自《中华少年》杂志。



上一篇文章:基于 AACSB 认证的金融专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AOL)

下一篇文章:全媒体时代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云投稿学术期刊学术论文

云投稿中心——中文期刊展示网站

Copyright @ 2022 Corporation云投稿, All Rights Reserved | Belongs:云投稿网站